数字化已成主流,音频行业是否例外?Digitalization goes mainstream. Is the audio industry an exception?+ 查看更多
来源:GENELEC 官方博客
作者:GENELEC 总经理 Siamäk Naghian
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方式——比如数字通信、数据处理,实现和改进产品功能的过程。在更广义的语境下,数字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和我们的个人生活中,创造了新的可能性。
说到音箱,数字化通常被认为是通过如 DSP 数字信号处理(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)来进行滤波和音频信号调整,比如说应用在分频滤波器中。这也许就是误解产生的开始:有些人认为基于 DSP 的分频滤波损害了声音品质。这很像几十年前人们觉得微波炉损害了食物的美味,或者是数字电话通讯——比如现在众所周知的 GSM(Global System for Mobile)的通信效果不如模拟电话系统自然一样。在音频界中,对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误解也一直存在着。
为了找到误解产生的根源,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下技术的演变,以及人们在这段演变中所获得的体验。数字信号处理始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,微型处理器(microprocessors)最早开始被使用的时期。由于当时的数字处理能力尚且有限,所以基本的信号处理操作——比如调制和采样,最初并不是在高品质音频下进行的,不能满足高端、专业的使用需求。
然而如今,数字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,我们目睹着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改变整个社会。如果没有日益强大的数字处理和数据通讯,没有带宽、速度和精准度的日益提升,我们的互联网、移动系统、社交媒体,还有用户多达数十亿的整个信息社会,都将是一场空梦。
虽然数字技术已经在音频后期制作领域被普遍采用,但是在专业监听音箱的设计上,演进速度就慢得多了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数字技术已经完全能够达到低底噪、高动态范围、高分辨率、高线性度,以及高采样率。这些早已不是遥不可及。即便是智能手机,都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高品质音频的数字信号处理。与此同时,大多数音乐都已经是制作、分发、消费“全链条”数字化。
Genelec(真力)在 2006 年就发布了首款 SAM 智能有源监听音箱(Smart Active Monitors)。这是一项创举,也是整个专业音频行业的一大飞跃。自此,全球无数的用户都能够根据他们的房间而精细调整监听系统,得到值得信赖的精准声音,并确保在各个不同的房间中声音的表现趋于一致。
在上世纪 70 年代,真力率先在音箱中加入了 DIP 控制开关,用来调整模拟滤波器,以实现房间声学补偿。如今,GLM 软件(Genelec Loudspeaker Manager)软件通过自动测量校准功能,可以让数只音箱组成的监听系统在几分钟内精准适应房间环境。自 GLM 软件发布以来,我们始终在深入研发,不断改进,让新老用户都可以享受到它的便利。
经历了十多年的演进,如今数字化也已成为了音频监听的主流。2016 年,我们发布了首款完全基于数字技术的 IP 网络音频监听音箱。也许一些人仍然认为数字信号处理会损害音质,数字电话系统会损害通信的自然感,但这样的坚持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未来将是数字化的,音频行业不是例外。
前往官网阅读英文原文:https://www.genelec.com/blog/digitalization-goes-mainstream-audio-industry-exception